早春的天气忽冷忽热,如过山车般,让不少人直呼“吃不消”,生病人也不在少数。据了解,最近中医院门急诊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加,心内科、呼吸科、神经内科、儿科等科室还出现了一床难求的情况。专家提醒:立春以后,本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,然而频繁的春寒使得刚刚萌生的阳气受到压制,抵抗力下降,一不小心很容易遭受疾病侵袭。
那么应该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呢?江苏省中医院的专家支招说,脖子、腰部、双脚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,又易暴露在外,一旦受寒可能牵连全身,所以应该护好这三处挡春寒。
1、颈部:戴围巾,练抬头。
身体的很多经脉要经过脖子,加上不少“电脑族”有慢性劳损的底子,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局部血管收缩、肌肉痉挛等,诱发或加重颈椎病,甚至出现眩晕、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。因此,外出最好戴上围巾或穿高领衫,避免脖颈暴露在风寒中。平时可多做扩胸仰头的锻炼,帮助抻筋骨、练颈椎。双手交叉放在颈后,同时扩胸,头向后仰,手臂向前用力,颈部用力“对抗”手臂的力量。
2、腰部:多穿衣,搓腰眼。
“腰为肾之府”,腰部受寒,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,引起腰部疼痛,甚至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旧病复发。因此,赶时髦别太早,初春季节尽量少穿低腰裤、露出肚子的短夹克等,中老年人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。平时活动较少的久坐族,可每天按摩后腰的肾俞穴:双手交叉,快速搓热手掌,然后把手掌捂在肾俞穴(俗称“腰眼”,腰椎两侧二指宽处,约与肚脐相水平)上,用手掌温暖腰肾,同时双手反复按揉,至腰部微微发热。
3、足部:常走动,勤泡脚。
双脚虽然支撑着“人体大厦”,但它远离心脏,血液循环易受影响,且皮下脂肪层薄,保温性能差,易被寒气偷袭。因此,每天一定要保持鞋袜的温暖、干燥。工作、学习一段时间,感觉脚底发冷时,最好起身走动一会儿,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,及时驱寒。另外,坚持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、强身健体;泡脚时还可加点有温经或舒筋活血作用的中草药,如干姜、桂枝、当归、艾叶等。
|